服务热线:

凯时k66体育

您当前的位置: > 凯时k66体育 >

科学网—见证飞天之旅

来源:未知 编辑:admin 时间:2024/02/09

  近年来,我国航天事业蒸蒸日上,取得了多项可喜进展。神舟八号、九号、十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了“三步走”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顺利收官,嫦娥二号、三号任务的成功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完成了“落”月的里程碑。

  航天事业的每一个进步,都是科学新闻的重要来源。一直以来,《中国科学报》谋划在前,策划在先,针对每次重大航天工程事件的特点,采取现场与后方团队联动的形式,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报道。这些报道详尽地阐述了航天工程的科学意义,充分展现了各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开拓创新、锐意进取的精神。

  2011年11月,神舟八号成功发射,搭载中德合作的有效载荷是这次任务的特点。中德双方共同开展了17项空间生命科学实验,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在空间科学应用领域开展国际间合作。对此,我们围绕中国科学院在神舟八号有效载荷上的科研工作,紧紧围绕“首次国际间合作”的特点,对实验进展进行了跟踪报道。两篇报道叙述了中德实验的背景、实验内容和对象,描写了科学家开展实验的场景,生动、易懂而富有情趣。稿件还具有较强的时效性,分别在发射当日和返回舱返回第二天报纸上见报。

  神舟九号任务的看点则是三名航天员的手动交会对接。三名航天员在太空成功进行了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。对此,我们针对神舟九号这一任务中的重要科学问题,对时任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的陈善广进行了独家专访。报道首次披露了三名航天员在训练期间的故事,从科学的角度详细介绍了航天员如何适应微重力、成功进行人机交互、顺利度过十三天的太空之旅,还总结了载人航天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,具有足够的份量。

 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之际,我们在多次报道载人航天工程的基础上,策划了“神十”特刊。除了发射成功的消息外,特刊刊登了特派记者采写的发射现场侧记、记者手记及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的专访。同时,特刊设计精美、以图文形式呈现、内容软硬结合,从多个方面全方位展现了发射现场的情况,极具现场感,最大程度突破了平面媒体的限制。此外,航天员返回后,我们进一步组织采写与航天员有关的故事,以独家的视角披露太空授课背后的“科学张力”,展现载人航天精神,稿件以周末版头版的形式呈现,刊登后获得40多家网站转载,引发较大关注。

  刚刚结束的嫦娥三号是我们近期组织的一次航天大事件报道。我们为此制作了4个整版的“跨月”特刊,特刊内容由独家采访、资料编辑、评论和约稿构成,详实而全面,内容包括发射现场特写、中科院所承担的任务、任务技术特点、国内外探月工程历史梳理、深空探测宏观规划、月球科学文化等。由多人参与的特刊团队精心统筹,精心采编。发射当日,特刊团队彻夜坚守在岗位上,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报道也成了我们共同的回忆。

  我国航天事业在继续,我们的报道也不停息。航天人“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攻关、特别能奉献”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,未来,我们将以更大的热情、更高的水平为读者献上更精彩的航天报道。

在线客服
在线客服
  • 售前咨询
  • 售后服务